最清洁、最经济的能源是无需被消费的能源。除了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节约和能效是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德国和中国都以“能效第一”原则作为实施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德国的例子表明经济增长可以与能源消耗脱钩。1990年至2015年间,德国的一次能源需求下降了11%,而其GDP增长了43%。同样,中国大大降低其能源强度,从1990年到2015年,中国的能源强度从21兆焦耳/美元下降到6.7兆焦耳/美元GDP。
在欧盟整体能效目标框架下,德国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的政策来提高工业和建筑领域的能效。德国联邦政府于2019年12月发布了《2050能效战略》和《国家能效行动计划》(NAPE),决定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实现德国2030年一次能源消耗较2008年量减少30%的目标,并为2050年一次能源消耗减少50%这一路线图提供支持。多年来,中国在能效方面制定了宏大的目标,涵盖了从住房到工业以及经济的方方面面。根据“十三五”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强度目标是比2015年降低15%。同时,“十三五”规划确定了2020年一次能源消耗量上限为50亿吨标准煤。
中德两国就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现有的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促进节能,提高工业和建筑领域能效。除了促进能效政策和解决方案的政治和技术交流,中德工业和城市能效示范项目还展示了两国在中国工业、工业园区和城市地区加强节能方面的密切合作。此外,德国和中国的专家和从业者共同评估和制定在中国建立能效网络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