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市长项目40周年–于尔根·施泰格博士的采访纪要

1983年来自武汉的代表团于杜伊斯堡进行访问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交流和密切合作的平台十分关键。每年为期两周的市长考察项目促进了中德两国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的知识交流。该项目于1981/82年主要由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部和建设部发起,2011/12年移交给德国国际合作机构,2016/17年由SGUP项目接手。通过与中国市长协会(CAM)和德国城市协会(DST)的合作,SGUP为中德两国地方官员讨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不同方法和学习彼此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

北京大兴机场的节能设计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本周三正式启用。虽然该机场面积很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之一,拥有四条跑道和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面积,但十分方便步行–在600米或8分钟的步行距离内乘客可以从交通枢纽到达航站楼中心。它还提供各种新技术,包括面部识别和机器人停车系统等。此外,能源和环境也是大兴机场设计规划的重要关注点。

常德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适应措施

常德的年降雨量为1200-1500毫米,大部分降雨在春季和夏季,常德面临着严重的城市内涝风险,当降水波动较大时,内涝强度会更大。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变得泥泞不堪、臭气熏天,表面泛起了蓝藻。为了更新城市基础设施,使其像海绵一样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内陆洪水风险,以及解决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海绵城市已被当作处理水问题的关键措施和城市适应环境的核心方法。

政策简报:中国城市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在201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提出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在规划和城市建设中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战略要求。

Covid-19后的新经济刺激计划

什么是新经济刺激方案?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 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