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示范项目

中德合作示范之太仓能效与低碳网络小组

推动中国能效网络小组,助力企业节能减排

背景和目标

德国和中国分别致力于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实现两国宏伟目标的解决方案之一,备受各界关注。

能效网络是德国能效战略2050和国家能效行动计划明确了的节能服务模式,并建立国家层面的管理监督平台。在德国,自2014年 “能源效率倡议 “启动以来,共新建立了有2700多家企业参与的300多个能效网络小组。到2020年,基于德国能效网络小组实现的减排达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结果显示,能效网络小组平均每年助力11700吨二氧化碳减排,比其自定目标高出111%。

在第六次中德能效工作组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与德国经济能源部签署《关于共同通推进城镇节能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诊断示范项目及组织能效网络小组的会议纪要》,中德两国将通过引进德国的最佳实践,加强在中国推广能效网络的合作。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CIECC)分别作为德方和中方的执行机构被委托支持能效网络试点项目的实施。德国能效网络咨询公司Arqum将对中德能效与低碳网络试点小组给予支持,并提供技术咨询,德国能源署(dena)将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

中德双方同意将太仓高新区能效与低碳网络小组作为中德试点能效网络小组,通过引进德国能效网络小组的管理和组织模式,推动企业在能效和低碳方面交流经验、资源共享、共同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太仓高新区建立低碳示范园区;并总结太仓模式实施经验,使能效网络小组作为节能服务新模式在中国推广,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项目实施路径

以下基于双边利益的计划活动将有助于实现试点项目目标:

  • 通过专业咨询意见,提高能源效率

    每年组织专家团队参观能效网络小组下的重点耗能企业,确定其能效潜力以及投资机会,以发挥成本优势,实现节能减排。

  • 引进二氧化碳排放监测系统

    重点耗能企业通过物联网平台在线监测各部分的能源消耗,如电力、煤炭和天然气以及水资源等。企业对碳排放量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自身碳排放管理水平。

  • 建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

    太仓高新区将建立温室气体核算体系,计算园区的直接(范围1)和间接(范围2)的碳排放量。此外,专家组还将计算企业中其他间接(范围3)部门的碳排放量,以确保太仓高新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改善能源结构

    增加对当地光伏和风力发电站的投资,以提高绿色能源在企业能耗中的占比,减少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太仓高新区与其他各企业和电力公司进行交流,以减少更多其他能源供应产生的排放。

  • 定期研讨,促进交流

    围绕能源效率规划、光伏发电的自发电和使用、空调和制冷等重点议题,每年为太仓高新区能效网络成员企业组织三到四次研讨会,以提高企业的节能意识,改善企业的能源管理机制。

项目预期成果(节选)

  • 为园区内企业建立完备的碳排放监控系统;
  • 企业获得数据驱动的能效方案;
  • 减少重点能耗企业5%至15%的碳排放量;
  • 重点能耗企业的绿色能源占总体能耗结构的20%以上;
  • 园区内企业管理层的能效管理意识及水平获得提高,并为其建立标准化的能耗管理模式。
  • 通过组织低碳能效网络小组探索园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最佳路径。
  • 总结太仓低碳能效网络小组经验,为其他园区提供示范和借鉴。

政府合作伙伴

csm_BMWi_2017_1_3af7f6f4bc

实施机构

联系人

WeChat Image_20211019155211

尹玉霞

项目主任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

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